您现在的位置在:
一、著作成果 (5种)
张安胜主编:《交大记忆》(第二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3年8月版,11万字(崔延平具体编辑)。
本书编写组:《穿越西东——纪念献身中国电气工业的先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3年11月版,56万字(校史资助项目、何菲、欧七斤参与)。
年鉴编委会:《上海交通大学年鉴 2023》,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3年11月版,146万字,彩照340幅(章玲苓、贾彦兴具体负责编辑)。
杨振斌主编、孙萍副主编:《思源·初心》,上海交通大学2023年12月版。
王亦群、马学强、焦爽等主编,胡端参著:《位正育卓:位育中学校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23年版。
二、文章成果 (6篇)
叶璐:《晚清西学汇编与天文知识的本土书写》,《自然辩证法研究》(CSSCI)2023年第12期。
叶璐:《运用档案实物弘扬科学家精神——以“科教兴国 开创未来——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杨嘉墀校友专题展”为例》,《中国档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23年第2期。
漆姚敏:《民国后期交通大学实验室概述(1937-1949)》,《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23年第8期。
徐骞:《1960-1978年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室建设回眸》,《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23年第9期。
孙萍:《改革开放初期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室建设(1978-1991)》,《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23年第10期。
张思思、胡端:《高校如何深挖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以上海交通大学的实践与经验为例》,收入潘敏、权衡主编:《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蓝皮书(2021-2022)》,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3年版。
三、科研课题 (4项)
叶璐主持申报的“南洋公学近代教科书的整理与研究”,获2023年上海哲社青年课题(2023ELS001)。
胡端主持申报的“交通大学五卅运动史料整理与研究”,获2023年度上海交通大学党史研究与宣教一般课题立项。(课题编号:DSYJXJB2023-02)。
崔延平主持申报的“上海交通大学转型国防工业大学时期党的知识分子工作研究(1961—1966)”,获2023年度上海交通大学党史研究与宣教委托课题立项。(课题编号:DSYJXJC2023-01)。
叶璐主持申报的“科学家精神在《自动化学报》早期创办实践中的考察——以杨嘉墀为中心”,获2023年上海交通大学期刊中心期刊发展研究基金课题立项。
四、校史展览
2023年1月,完成“悠悠思源情——江泽民和他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专题展览策划和大纲文案编写,计文案3万余字、照片400余张、实物展品80余件。修改审定陈展设计稿和布展文图。
4月4日举行“交大百年学术学科期刊特展”,陈列展柜30个,精选127册学术学科类期刊原本,展期2个月。
4月7日举行“科教兴国 开创未来——‘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杨嘉墀院士专题展”。文本内容通过校地合作协议,提供给吴江市杨嘉墀故居纪念馆,建成永久性交大人物纪念馆。暑假期间送展至本校帮扶县云南洱源一中、11月份送展至西藏林芝地区。
12月15日举行“穿越西东——中国电气工业先驱文献实物展”。陈列展柜30个,展示包括7位院士在内24位《穿越西东》传主的实物文献近200件/套,展期3个月。
协助党委组织部牵头筹建的上海交通大学党员学习中心(党建馆)展览,编写“党史历程”与“榜样的力量”两部分文案,760平方米。
协助资产管理与实验室处“党建引领 文化育人 住在交大”主题校舍展,审改展览大纲。南洋北苑7号楼,已开展。
协助指导船建学院“与国同行”院史院情展示馆内容文案和布展设计,9月28日开馆。
五、奖励、获奖、荣誉证书等
2023年12月,欧七斤当选中国高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2023年12月,胡端当选中国高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第七届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2023年4月,《悠悠思源情——江泽民和他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高校思政类重点建设公众号 “十佳”原创内容(2022年12月)。
Copyright© 2018 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
上海市东川路800 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