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 · 档案 · 文博网
|
数字档案馆
|
校史博物馆
首页
部门概况
部门简介
机构人员
科研成果
荣誉奖项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影像交大
口述交大
思源往事
思源起航
思源北美
思源激流
思源初心
校史文萃
交大党史
党在交大
辉煌征程
史志典籍
年鉴校志
历年年鉴
交大校志
校史文萃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
>
校史文萃
>
正文
记南洋公学特班
发布日期:2018-03-20 撰稿: 摄影:
字号:[
大
中
小
]
蔡元培(
1868~1940):浙江绍兴人,字鹤卿,号孑民。光绪进士,翰林院编修。戊戌变法失败后辞官回乡,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1901年在南洋公学特班任总教习,7个月后因学潮辞职。1904年光复会成立,推为会长。1907年赴德留学。1911年回国,历任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等职,“五四”运动中辞职。1928年任交大校长,加强理科建设,并增设中国文学系和英文系。
记南洋公学特班
南洋公学自光绪二十二年奏准后,即于第二年设师范院,其程度如民国元年前后之师范学校。又设外院考取学生,派师范生轮流教之,其程度如今日之小学也。第三年设中院,其程度如今日之中学。光绪三十二年,上院校舍落成,适有北洋大学学生避乱来上海者,乃设铁路班以收容之,是为高等教育之发端。自外院而中院,而上院,即自小学而中学而高等学校,是为南洋公学正式之系统。故自外院而中院,而上院,即自小学而中学而高等学校,是为南洋公学正式之系统。所设之师范院,本为例外,而当时尚有一例外之班与师范相类者为特班。交通大学中,尚保存拟设南洋公学特班章程一通,其第五条有云:“师范生应遵守之规约及应独得之优礼,特班从同。”足为特班与师范院相类之证也。
特班之设,为沈总理曾植所提议,而盛督办宣怀从之。
特班之设,为沈总理(总理即今之校长)曾植所提议,而盛督办宣怀从之。其考试,据特班同学彭清鹏君所述:“招考二次,每次各取二十人。初试在南洋公学,复试在盛宅。所试皆国文,复试题为‘明夏良胜中庸衍义书后’及‘请建陪都议’;与试者大都不知第一题之出处,由督试员检示四库全书提要,乃勉强完卷。开学以后,陆续报到者三十八人,均寄宿校中。”其时彭君与邵闻泰谢澄二君皆未满二十岁,亦彭君所能忆及者也。据林君同壮所记,特班生实为四十二人,林君并记有别号及籍贯等;余又与黄君任之益以所忆及之略历,依姓氏画数之多少,题名于下:(略)
“特设一班以待成材之彦之有志西学者”,是课程重在西学。特班章程第一条云,“特设一班以待成材之彦之有志西学者”,是课程重在西学;又于第四条规定:“功课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为初级功课,后期为高级功课,各限三年卒业。”初级功课为英文之写诵文法章句;算学之数学、代数、几何、平三角;格致化学之手演。高级功课为格致化学之阐理,地志史学政治学,理财学,各学是其本意在以英文教授政治理财等学,养成新式从政人才,而于初级中补受数理化普遍教育也。
因特班生对于初级功课,有已习或未习者,故均在中院上课,或插班或开班,我已忘之。我所忆及者章程之第七条所规定:西课余暇当博览中西政事诸书,以为学优则仕之地。“西课余暇当博览中西政事诸书,以为学优则仕之地”。特设教员二人以管理之;其一任监督,初聘江西赵君从蕃任之,赵君辞职后聘黄岩王君舟瑶继任;其一任指导,则由我任之。
指导之法,稍参书院方式,学生每人写札记由教员阅批,月终由教员命题考试,评次甲乙,送总理鉴定。以不习日语而强读日文书之不彻底法授之。不数日,人人能读日文,且有译书者。其时学生中能读英文者甚少,群思读日文书,我乃以不习日语而强读日文书之不彻底法授之。不数日,人人能读日文,且有译书者。
特班开办于民元前十一年之春,解散于前十年之冬,自始至终不及二年,不特章程第四条之初级功课未能修毕,即第七条之自修恐亦影响甚微,多数特班生卒能在学术上社会上有贡献者,全恃此后特殊力学之结果耳。其中多数特班生卒能在学术上社会上有贡献者,全恃此后特殊力学之结果耳。惟同学聚散,不无雪泥鸿爪之感,黄任之君曾于民国十六年邀集特班同学在上海半淞园聚餐,到者不过十余人,忽忽十年,尚未有第二次之集会,适交通大学四十年纪念册征文,余以此事亦校史中特别之史实,故就所忆及者记述之,以充篇幅。
【浏览次数】:人
上一篇:
:
吴保丰并非“无能治校”
下一篇:
“人民无伪,学生无伪”
友情链接:
校史 · 档案 · 文博...
数字档案馆
校史博物馆
Copyright© 2018 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
上海市东川路800 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