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 · 档案 · 文博网
|
数字档案馆
|
校史博物馆
首页
部门概况
部门简介
机构人员
科研成果
荣誉奖项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影像交大
口述交大
思源往事
思源起航
思源北美
思源激流
思源初心
校史文萃
交大党史
党在交大
辉煌征程
史志典籍
年鉴校志
历年年鉴
交大校志
校史文萃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
>
校史文萃
>
正文
交通大学四十周年纪念感想
发布日期:2018-03-20 撰稿: 摄影:
字号:[
大
中
小
]
叶恭绰(
1881~1968):广东番禺人,字誉虎,一作玉甫,笔名遐庵。清末举人,早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仕学馆,供职邮传部路政司,官至铁道督办。民国后历任交通总长兼交通银行总理,1920年组办交通大学,任校长。抗战期间拒绝与汪伪往来,闭门称病,靠卖字画度日。1949年赴京,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北京中国画院院长。
交通大学四十周年纪念感想
一
本校
25
周年纪念时,适交通大学方改组成立,而余实主其事。
适
30
周年纪念,本校易名南洋大学,曾有征文集之刊行
。
余以前此筹组交大时,颇具详密之规划,与本校前途关系甚切,故为文阐明旧日之方针,藉作未来之参考。今沪、唐、平三校仍合为一校,而上海本部,且以40周年纪念闻,复蒙征言及余。夫以今日之时变势易,而独斯校能继长增高,猛晋向前,是固可以为欣慰者也。夫以今日之时变势易,而独斯校能继长增高,猛晋向前,是固可以为欣慰者也。
吾国过去十年,为变动极剧之时代。十年之前,国民革命运动,已在发动之中,未几底定东南,不久复完成统一。国人方庆“三民主义”之实现,和平建设之可期,乃晴天霹雳,国难当头,至今愈演愈深。交通大学,处此变化无穷,危疑震撼之秋,竟能弦诵依旧,迈进不已。而交通大学,处此变化无穷,危疑震撼之秋,竟能弦诵依旧,迈进不已。今日交大之基础成绩,方诸10年以前,均属远胜,又乌可以无贺。
二
本校十年以来之进步,所以能如此显著,
不得不推主其事者之苦心孤诣,热忱爱护。
本校十年以来之进步,所以能如此显著,不得不推主其事者之苦心孤诣,热忱爱护;其详情自有其学校报告可稽。即约举大端,则10年以前,因时局关系,校款支绌;今则经费增加,无虞缺乏。往日校舍建筑,除开办时创建之外,数十年中,仅有图书馆、体育馆、疗养室数座,多半赖校友及外界捐助;仅交大成立时,由部拨款改造机械工厂。今10年之中,建造工程馆、新宿舍、办公厅及其他实验室,规模宏大,皆系部拨经费,至于设备之更形充实,自不待言。编制方面,以往仅工程管理等数科,今已扩为5院。每院之下,各设门系若干,如科学院之有数理化;管理学院之有铁道、财务、公务、实业等;各工程学院亦各有同样之分门。虽视理想中之计划,或尚未为满意,而较之过去,实大有进展。各学院之课程内容,亦更见周密详备,或增添新兴科目,或将旧有学程,分析更精,此又为与时俱进之征象。各学院之课程内容,亦更见周密详备,或增添新兴科目,或将旧有学程,分析更精,此又为与时俱进之征象。以上所言,均犹属物资及学科方面,有形迹可考;其尤可称道者,则本校近年之学风是。交大学风,素称谆、实,虽自“五四”以后,国内学风丕变,交大亦稍稍受其影响,学校当局之更迭,风潮之起伏,常有所闻;此时期中本校之精神进步,亦不免陷于散漫迟缓。但七八年来,经孙前校长哲生及黎校长曜生,实心改进,学生翕服。故虽经国难时期,地方巨变,交大学风,素称谆、实,而本校学生,潜心努力,有爱国不忘求学,求学不忘爱国之风;在国立大学之中,非特为东南各校所景仰,隐隐然可为全国之楷模。而本校学生,潜心努力,有爱国不忘求学,求学不忘爱国之风;在国立大学之中,非特为东南各校所景仰,隐隐然可为全国之楷模。此则于40周年纪念之际,最足为全校师生所庆幸,而更堪为全国人士告慰者也。
三
吾人检点过去,自不能不有期望于将来
。
对于本校之希望,余于30周年纪念时,曾分两部言之:(一)为学校之发展,(二)为推广之计划。关于校务之发展,分为增设学科,推广学额,研究改进,国外联络4点。推广之计划,也分职业教育,函授计划,编辑书报,辅助实业4点。自今日观之,校务之发展方面具有相当之进步者,如增设学科与改进教务是。有完全停顿者,如国外联络是。至于推广计划,则职业教育与函授教育,尚未举办。编辑书报及辅助实业,则因大学研究所之成立,已具雏形;但与吾人之理想相去尚远,至于15年前成立交通大学时,即有创设研究院之议,今犹能未见诸事实。是则10余年前之计划与希望,至今大部分,仍为适用,且犹待努力也。
如以今日之情形而归纳旧有之计划,则可分3点言之。第一,大学本身,应于学科设置,加以扩充。第一,大学本身,应于学科设置,加以扩充。除旧计划中可供参考者外,如公路、航空、国防、化学等,皆新兴之学,应视人才经济,及国家需要,尽量推广。同时对于学生之质的方面,及教授方法之精益求进,自当随时注意。第二,为向下发展,即用计划中之职业教育与函授教育。第二,为向下发展,即用计划中之职业教育与函授教育。对于创造中级技术人才,及现在交通机关服务人员之自修,当视为当务之急。犹以目前当积极建设之际,如铁路公路之兴建,决不能缓,于大学生而外,实需大批中级人员,且必须经严格之训练,具实用之学识,方能完成建设良好之基本队伍。第三,第三,为向上发展,以现在之研究所为基础,于不久之将来,可以扩充为正式之研究院。为向上发展,以现在之研究所为基础,于不久之将来,可以扩充为正式之研究院。一方使大学毕业生有志精进深造者,仍得在国内继续研究,一方对工商各界之问题,广集学者,悉心探讨,以从事于解决国内当前之难题,介绍世界最新之学术,从事独立之发明。此即所以完成以往之计划,亦所以顺应国内教育界之新趋势也。
四
交通大学之得有今日,因由于前后师生之努力,
而亦不得谓非历来主管机关重视爱护之结果。
交通大学之得有今日,因由于前后师生之努力,而亦不得谓非历来主管机关重视爱护之结果。盖交大主管机关,自商部、邮传、交通以至铁道部,虽屡有更迭,而究属一脉相承,精神贯彻,故校中师生,均得安心教读,勤求学业,蔚成良善校风。主管机关,与学校本身之关系除供给经费以外,尚有应合作者二点:一为人才养成方面,交通大学即为国家训练建设专才,自与普通之高等教育略有不同,其目标即属特殊,其设科训练之法,即应随之变易,无论质与量两方面,大学应以供给适合于需要之人才为目标;一为人才出路之问题,盖大学所造就之专门人才如不予录用,或用而不当,在个人则荒废有用之光阴,在国家亦牺牲有用之青年。岂特政府年费巨额,等于虚掷,且于国家、事业、人才三者,俱为莫大之损失。抑有进者,交大毕业生,素为铁道交通界所乐用,四方学子,无有不知。凡考入斯校,来此受业,皆能以学识为重,而不以奔竞为务,在校则有良好之学风,任事则知尽力于工作。故凡考入斯校,来此受业,皆能以学识为重,而不以奔竞为务,在校则有良好之学风,任事则知尽力于工作。夫以铁道部所办大学,而有如此声誉,一校所产之人才,而有此贡献,皆赖部校合作之功,盖部校双方恒注意于供求之调剂,不如他方非患乏才即患失业也。
15年前,为本校25周年纪念,适逢交通大学成立,但旋因种种关系,校名组织,复有变更。乃至今40周年,本校仍为交通大学,而基础益臻巩固。预想本校50周年纪念时,非特交大之基础,不至再感动摇,抑且今日所希望者,必可期其一一实现也。
摘自《交通大学四十周年纪念刊》
【浏览次数】:人
上一篇:
:
吴保丰并非“无能治校”
下一篇:
“人民无伪,学生无伪”
友情链接:
校史 · 档案 · 文博...
数字档案馆
校史博物馆
Copyright© 2018 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
上海市东川路800 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