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在:
徐名材(1889-1951):1908年毕业于南洋公学,次年赴美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化学工程。1917年回国任汉阳钢铁厂工程师。1922年任交通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1940年任交大重庆分校主任。1941年起从事油料化工业管理。1949年后任华东工业部化工处处长,兼中央轻工业部上海试验所所长。对交大的制度建设、教学方向之倡导贡献甚巨。
校庆的其意义在怀念过去,策励将来。鄙人居校多年,见闻所及,足以系怀念者甚多,兹择其有历史性者略述数端,以供谈助。
本校在南洋公学时代,即以中西并重见称于时。国文讲习班本校在南洋公学时代,即以中西并重见称于时。唐校长来校任监督,益从事提倡国学,于每星期日上午,亲自授课,听讲者数百人,留学回 国之 教授,亦有执事旁听者,一时学子竞相研习,书声琅琅达户外。嗣后校友中擅长国学者辈起,迄今校内犹采用国文会课制度,实发端于此时。
工铁展览会在本校历届校庆中,“曾举行工业铁路展览”会两次,35周年校庆纪念时所举行者,楷模尤大,各铁路及中外厂商参加陈列者数百家,各项机器设备及物品,应有尽有,参观者日数万人,对于开通人民知识,灌输工业技术,具有重大影响。当时鄙人曾代撰校门灯联:文化启东南经卅五载刻意经营蔚成学府,交通棣中外罗千百种精心撰制巧夺天工。“文化启东南经卅五载刻意经营蔚成学府,交通棣中外罗千百种精心撰制巧夺天工。”追忆盛况,弥足珍念。
油漆研究室鄙人在校主持化学系时,曾兼研究所职务,以学校由铁道部管辖,油漆为各铁路重要材料,建议创设油漆研究室,先后聘请戴济及沈慈辉二君任指导,关于油膏箱及试验设备搜集殆周,刊行报告两次,颇得国内外好评。其研究题目如铁黄及锑白颜料,箆麻油制造,桐油代用品等,经外人精心研究,今日已成重要工业。惜以抗战发生,工作中断,对国内工业未能大有贡献,殊为憾事。惜以抗战发生,工作中断,对国内工业未能大有贡献,殊为憾事。
抢迁学校设备战事移及沪滨,学期开学延期,忽一日报载日方宣称校储有军实,将派飞机炸毁,各院系纷纷抢运设备,化学系机器尤零星琐屑,乃动员师生工友20余人,移试验室抽斗为运输工具,收入器材,徒步搬出校外,时敌方飞机不断盘旋,而师生精神并不少馁,继续工作,阅二日始完毕。抗战迄今,试验工作得以继续进行,是惟此次迁出之仪器药品是赖。
重庆分校 国府西迁,本校为环境所限,乃留沪滨,远近校友向政府请求迁校,未成事实,乃趁教部扩充班系之机会,请求设立分校,鄙人承校长南海黎公之命兼理分校主任。经月余筹备后,在小龙坎借地开课,招生约百人,聘 陈 君章教务长, 陈 君大燮、 曹 君鹤荪、 张 君钟俊及中大教授数人分任教课。附近学校林立,交大学生独以好学见称,不及一年,不及格退学者占三分之一。交大学生独以好学见称,不及一年,不及格退学者占三分之一,当时风气,可以想见。是年校庆,到校友百余人,当为历来纪念校庆最小规模之一次。秋季开学,由 吴 君保丰办,再阅一年,九龙坡新校舍落成,规模扩大。胜利初期,校统发生问题,赖渝校东迁并合,获由今日之盛况。
敝人信笔叙述,鉴往知今,对学校前途,实抱无穷希望。以上五事,各具重要意义,敝人信笔叙述,鉴往知今,对学校前途,实抱无穷希望。第一,国文为民族精神所备,并为处世重要工具,希能分工研习,不致视为具文。第二,交大以一大学而举办展览会,是表示过去之创造精神,及对于观摩工具之重视,希望注重实验工作,不致徒读死书。
第三,研究工作为大学生命线,希望在艰苦环境中,犹有坚守岗位之科学工作人员。第四,抢运设备,表示过去之合作精神及应变能力,世变方急,来日正长,希望能精诚互助,克服前途一切困难。世变方急,来日正长,希望能精诚互助,克服前途一切困难。第五,渝校创始万分简陋,第勤俭朴实,实为母校五十三年来之传统精神,希望能世世永保,不为环境所潜移。
母校向以造就建设人才著称,国内交通及工业之进展,校友之努力不少,不幸内战未已,破坏甚多,欲建立一现代国家,非彻底重新建设不为功。现在在校同学所负之责任,将较昔日校友为尤巨,若何指导方针,培养实力,以应付未来之空前伟大工作,有待于在校师生之未雨绸缪。爰就校庆机会,略贡数言,藉供参考,纰缪之处,尚希指正。
Copyright© 2018 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
上海市东川路800 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