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在:
2005年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现代天文学家朱文鑫教授诞辰122周年。他是我校(南洋大学时代)的教授,是我国天文学史上的先驱者,曾经为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学作出过重大贡献。朱文鑫先生字盘亭,号贡三,江苏昆山县陈墓镇人,生于1883年,卒于1938年4月26日,终年58岁。
朱 先生自幼好学不倦,18岁时在国学、数学方面已有深厚根底,21岁进苏州高等学堂,毕业后以学业优秀被送出国留学美国。在威斯康星大学,攻读天文和数理专业,当时他著有《中国教育史》(威斯康星大学出版)和《攀巴司(Pappas)切圆奇题解》 朱文鑫 先生1910年毕业归国后即受聘于南洋大学等校 任 教授。他毕生最大的贡献是利用现代天文学的理论来研究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在这方面的著作多达15种。(美国数学学会出版)并对法国天文学家梅西耶1781年发表的《星团星云表》进行重测,深受美国学者器重,认为是不可多得的青年学者。他是当时留美中国学生会会长。
朱文鑫 先生1910年毕业归国后即受聘于南洋大学(即现上海交通大学)等校 任 教授。他毕生最大的贡献是利用现代天文学的理论来研究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在这方面的著作多达15种。上世纪20年代, 朱 先生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为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同时又为美国天文学会和美国数学学会会员。
朱 先生在上海南洋大学执教时,适逢建校20周年校庆,适逢建校20周年校庆,由他设计建亭纪念。由他设计建亭纪念。他用三国时诸葛亮八卦阵图原理建造九亭,结构回环曲折,必须循序而进,若越过图示,就徘徊迷惘,难以出外,于是取名“盘亭”;并得当时名人康有为、吴湖帆等人题词、作画(现仍保存在其长子朱章淦处),他亦因此自号盘亭。
1930年代,朱先生曾任江苏省政府土地局长——当时政府对天文学者委以土地工作,人才错用竟至于此!
然而,人们没有忘记他在学术方面的贡献。在他去世以后,《宇宙》杂志1940年第10卷第11号曾刊出《 朱文鑫 先生逝世周年纪念专号》。他故乡昆山县的人士,后来还创办了盘亭中学,以表示对他的纪念。他故乡昆山县的人士,后来还创办了盘亭中学(即现在的陈墓中学),以表示对他的纪念。
朱 先生的著作,已出版的有《星团星云实测录》(1934年出版),《天文考古录》(1933年出版),《史记天官书恒星图考》(1934年出版),《历代日食考》(1934年出版),《历法通志》 (1934年出版),《近世宇宙论》(1934年出版),《天文学小史》(1935年出版),《十七史天文诸志之研究》(1935年出版)。
解放以后,北京科学出版社曾在1965年重新出版了他的遗著《十七史天文诸志之研究》,阐述我国《十七史》与天文律历诸志的关系。1980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卷》刊载了他的传略,记述了他的经历和有关天文学的著作。
(作者:交通大学校友,旅美)
Copyright© 2018 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
上海市东川路800 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