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 · 档案 · 文博网
|
数字档案馆
|
校史博物馆
首页
部门概况
部门简介
机构人员
科研成果
荣誉奖项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影像交大
口述交大
思源往事
思源起航
思源北美
思源激流
校史文萃
交大党史
党在交大
大事年表
辉煌征程
史志典籍
年鉴校志
历年年鉴
交大校志
校史文萃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
>
校史文萃
>
正文
孙中山先生勉励交大师生实业建国
发布日期:2018-03-20 撰稿: 摄影:
字号:[
大
中
小
]
“
交通为实业之母,铁路为交通之母。
”
孙中山先生的实业救国思想
深深地
影响了一代中国人。
作为长期隶属于交通实业部门、以培养交通建设高级人才为己任的交大,更是一直将实现孙中山的建设蓝图和实业思想作为座右铭。在交大(时名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师生为实现孙中山手订的《实业计划》而安教乐读时,有幸两次聆听了他在学校讲坛上的讲演和教诲。
孙中山先生第一次莅临交大演说是
在1912年
底
,
这是交大人永志不忘的
。
孙中山先生在1912年4月辞去临时大总统后,全力着手中国实业建设和交通道路事业。他认为,振兴实业的首要条件是发展水陆交通,尤其是铁路建设,西方实现工业化过程实际上就是“铁路立国”的结果。于是,孙中山弃政后一心从事经济建设,不仅成为全国铁道协会名誉会长,更一度出任全国铁路督办,开始视察全国铁路,规划新路建设,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所到之处,到处筹集筑路经费,发表演说,宣讲铁路建设的重大意义,态度真挚诚恳,在全国掀起了讨论修建铁路的热潮。
唐文治校长鉴于学校设置均为振兴交通实业的机、电、铁路工程等专业,与孙中山主持的实业建设一致,故盛邀孙中山在1912年12月底视察全国各地返沪时莅临学校演说,使全校师生员工了解孙中山振兴实业的宏伟蓝图,以鼓舞和激发师生们学习和工作的热情。孙中山为振兴实业实现中国工业化,面临百废待兴、千头万绪的繁忙工作,却欣然接受唐文治的邀请。莅校时受到学校师生隆重欢迎。孙中山随行人员中有早期同盟会员、原临时政府实业部长马君武等人 。
孙中山在上院文治堂发表演说,他首先讲了他正在筹办的交通建设规划,表示要在10年内为中国建筑20万里铁路,以振兴实业、巩固国防;向师生们介绍新近拟议的贯穿全国的南、中、北三大铁路干线;殷切希望青年学子学成后投身铁路交通建设,建成一个遍及全国、连通周边国家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全场学生们听到这里大受鼓舞,情绪高涨,倍感自己所学专业正是国家所需。孙中山在演讲中还讲到纸币政策。他主张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纸币,用作建设基金,不敷之数还可以利用外国资本作为补充。之后,他又讲到对日本、对俄国的外交方针。他指出对强占我国领土、侵犯我国主权的帝国主义要坚决抵抗,因此必须建设我国强大的国防力量。
孙中山最后勉励师生们立志终身为发展实业、振兴中华而服务。他说,我国虽然建立起来了共和体制,但是目前百废待兴,需材殷切。同时,世界强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国远远落后。他希望学生们今日在校要倍加努力,发奋学习,掌握科学技术,它日才能迎头赶上,使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
孙中山先生足足演说了两个小时。讲毕,他对校长唐文治说,各位师生对铁路建设计划如果有意见和建议,可随时和马君武先生联系。这时已经是中午时分,唐文治以西餐款待孙中山一行。
一代伟人的殷切期望和真诚信赖,是交大莘莘学子无穷尽的动力源泉,激发着他们成为实施孙中山实业计划的排头兵。当时正在土木科一年级就读的凌鸿勋后来回忆说:“由于听了国父演讲,我毕业后长期从事铁路工作,未始不是受了这一伟大启示”。毕业后凌鸿勋赴美国留学深造,回国后致力于交通教育和铁路建设事业,历任交大南洋大学时期的校长,陇海铁路、天成铁路、宝天铁路、甘新公路局长,交通部常务次长等职。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
成为继詹天佑之后铁路
工程界
的又一
杰出人物,被
美国
《
纽约时报
》
称之为“中国铁路先驱者”
,
为我国交通教育和铁路、公路交通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1919年五四风云过后,
孙中山先生再次
应邀
到交大发表演说。
当时的学生会骨干成员、电气机械科三年级学生恽震,在孙中山演说时专司记录整理。恽震和凌鸿勋一样,对孙中山的演说感受极深,从此立志从事交通工程技术,后成为我国电机工业的先驱。1932年血气方刚的恽震萌发了勘查长江三峡水力资源、择地建筑发电大坝的想法,于是他联络几位志同道合的技术人员,经过数月的实地考察,于1933年在《工程》杂志上联名发表了《扬子江上游水力发电勘测报告》,首次将孙中山开发三峡的设想付诸于实际调查,为建国后三峡“高峡出平湖”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参考资料。
20
年代初,
孙中山先生还
分别为
交大
《南洋周刊》
、
《技击部成立十周年纪念册》题
词“南洋”
和“强国强种”。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从辛亥革命
起
直至他
逝世
,
始终
对交大寄予
了高度
信赖和殷切
期望
。
图:1912年底孙中山先生来校演讲(油画)
图:孙中山先生为本校学生会编《南洋周刊》题写刊名
【浏览次数】:人
上一篇:
:
吴保丰并非“无能治校”
下一篇:
“人民无伪,学生无伪”
友情链接:
校史 · 档案 · 文博...
数字档案馆
校史博物馆
Copyright© 2018 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
上海市东川路800 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