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 · 档案 · 文博网
|
数字档案馆
|
校史博物馆
首页
部门概况
部门简介
机构人员
科研成果
荣誉奖项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影像交大
口述交大
思源往事
思源起航
思源北美
思源激流
校史文萃
交大党史
党在交大
大事年表
辉煌征程
史志典籍
年鉴校志
历年年鉴
交大校志
校史文萃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
>
校史文萃
>
正文
交大记忆:“交大地下党”与“民主堡垒”
发布日期:2018-03-20 撰稿: 摄影:
字号:[
大
中
小
]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四年后中共交通大学支部建立,直到1949年上海解放,一直处于秘密状态,故称“交大地下党”。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3周年庆即将来临之际,“交大记忆”连续三期推出“交大地下党”的故事。前两期谈到中共交大支部的萌芽和三次重建,本期将讲述交大成为“民主堡垒”之路。
“民主堡垒”的由来
1948年5月4日,解放战争已引向国民党统治区,上海学生联合会在交大大操场举行纪念“五四”营火晚会,全市150所学校近2万名学生参加。这天在新上院和总办公厅前大草坪上出现了一个大型竹制构架,上书“民主堡垒”四个大字,成为集会的一部分。主持晚会的学联代表是圣约翰大学的学生。这就是称交大为“民主堡垒”的起源。为什么称交大为“民主堡垒”?交大有几起震动上海甚至全国的大动作,在国民党看来“匪夷所思”、“不可容忍”;在学生们看来“合情合理”、“大快人心”。
第一起:1947年,国民党政府下令交大停办两个系。学校内群情激愤,校方反对,教授抗议,交涉无效。5月13日交大近3000多名学生组成“晋京请愿团”,分乘65辆大卡车,冲破吴国桢市长阻拦,浩浩荡荡到上海北火车站。北站已封锁清场,没有旅客,没有列车。交大学生在铁路工人帮助下找到一台火车头,一列货车,自己操纵火车头,驶向南京。国民政府调集大批军警,拆除部分路轨,学生们组成修路突击队,修复铁路,满载请愿学生的火车慢慢开到了真如站。一直态度强硬,不露面的教育部长朱家骅从南京飞到上海,在铁路边与学生代表谈判,朱氏书面承诺不停办两个系,增加教育经费,不开除学生代表,但要学生返校。中共上海地下党负责人刘晓亲自领导这次斗争,交大地下党和学生代表冷静理性组织领导这次护校斗争,当朱氏接受交大要求,就及时宣布护校胜利,凯旋返校。
1960年毛泽东主席在上海参观一个内部科技展览会,在听了介绍上海负责研制的一枚探空火箭发射成功情况后,毛泽东问讲解员:“哪个大学毕业的?”答:“上海交通大学。”毛主席说:“啊,交通大学,是不是那个学生会自己开火车到南京请愿的交通大学。”答:“是的。”此事已过去十三年,那时毛主席又远在陕北,但对交大学生依然留下了深刻记忆。
第二起:1947年5月25日,交大地下党领导的学生系科代表大会在上院114室开会议事,特务学生秦某、皮某引领军警,砸破门窗,冲入会场,殴打学生,企图抓人。全校学生和教授们闻讯赶到,军警特务只好退出学校。第二天交大学生们在图书馆前集合,对这两个特务学生,要求学校开除。在教授会支持下,学校宣布开除秦某、皮某。在国民党统治区,特务横行的岁月,交大居然“开除特务”。这在国民党政府讲实在“不可理解”。
第三起:即1948年5月4日的那次营火晚会。是在国民党政府已宣布共产党为“共匪”,还发布了“戡乱法”,设立了“特刑庭”之后,……。是国民党绝对不能容忍之事,却发生了。但在上海学生们看来,只有称为“民主堡垒”的地方才能办,才能干。
抗战胜利后,借在外面办学的交大回到了徐汇校园,在重庆新办的交大也复员来到徐汇校园,还有南京中央大学和上海雷士德工学院一部分学生调来交大。学校规模有了发展,1947年在校生已达3000左右。合在一起的地下党力量也增强了。当年电机系学生江泽民就是由土木系同学王嘉猷介绍加入地下党的,时间1946年4月。江泽民虹口住所还藏了一位国民党追捕的地下党南京的同志。1946年9月交大支部扩展为总支,吴增亮任总支书记;党员人数到1949年5月上海解放前发展到198人。还建立了党的外围组织“新青联”,“新青联”含党员在内达到400人。沈讴、俞宗瑞、庄绪良也先后担任交大地下党总支书记。在中央和上海地下党市委领导下,交大地下党同志团结交大师生员工和校长,掌握有理、有利、有节的的斗争,受到上级和各方面人士的肯定。
“民主堡垒”的特点
称交大为“民主堡垒”还有三个特点。第一,这一时期的三任校长:吴保丰、程孝刚、王之卓爱护学生、民主、开明,他们不满国民党腐败统治。吴保丰还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蒋介石当面批评他“糊涂”,要他辞职离校。吴国桢晚年在美国回忆那段往事说他不理解当年大学教授、校长身为国民党员却不帮国民党。第二,交大的教授会、讲助会都站在地下党支部一边。如在开除二个特务学生学籍一事上态度鲜。第三,1948年7月28日国民党中央机关报《中央日报》发表社论题为:“肃清间谍的间谍”,公开攻击交大是“匪党”的“民主场”,《中央日报》把“民主堡垒”改为“民主场”,称“他们的公开集会都在交大举行”,“南北两地交流匪生结队成群路过上海,就在交大的宿舍居住”。交大是“苏维埃租界”、“自成一个独立国家”、“唯一救治方法就是操刀一割”。国民党最高宣传喉舌,公开点一所大学的名,发表如此杀气腾腾的社论并不多见,在国民党眼里看交大确实成了国民党统治区的上海学生界反对国民党政府的“民主堡垒”,同时表明国民党反动派要动手镇压了。
1949年4月26日凌晨,国民党军警特对全市17所大专学校进行大逮捕,共抓了352人,其中交大56人。第二天,上海《申报》以《各校共党嫌疑分子由警备部集中管理》为题,发布新闻,同时公布352人名单。
1949年4月30日和5月2日,交大地下党总支委员穆汉祥与新青联成员、自治会负责人之一史霄雯在路上遇特务学生龚瑞,二人被捕,5月20日在宋公园就义。
1949年5月25日,人民解放军进入市区,27日上海全市解放。6月5日穆、史两位烈士灵柩落葬校园。
1949年底,交大共有中共党员111名,其中学生107名,解放战争时期(指上海解放前)入党106名。党员减少原因一部分毕业,一部分根据党和政府需要提前参加工作。1950年1月17日,总支根据上级指示,邀请非党师生员工参加党的公开大会,当时总支书记为陈启懋。从此交大党组织结束“秘密(地下)”状态。
(出自《交大地下党》一文,该文市委曾作为参阅稿印发,后收在文汇出版社出版的《风雨同舟》一书中,并刊登于《上海交大报》(校友版),作者为上海交大原副校长范祖德)
原文链接:
http://news.sjtu.edu.cn/info/1012/263726.htm
【浏览次数】:人
上一篇:
:
吴保丰并非“无能治校”
下一篇:
“人民无伪,学生无伪”
友情链接:
校史 · 档案 · 文博...
数字档案馆
校史博物馆
Copyright© 2018 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
上海市东川路800 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