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在:
[编者按]2016年4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即将迎来一百二十岁华诞。从南洋公学到上海交通大学,交通大学建校至今始终以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在跨越三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谱就了薪火传承、思源致远的历史篇章,也汇成学校文化和精神的宝贵财富,见证了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从涓涓细流汇成滔滔大江的历史印迹。值此欣逢校庆之际,特推出“120周年,交大曾经走过”“交大印迹”专栏,彰往考来,发扬踔厉,崇树风徽。
1928年1月31日,国民政府委员会在南京召开第36次会议,蒋介石、于右任、蔡元培、王伯群等国府委员参加会议。会上,交通部长王伯群以“交通大学是工业界重要大学,关系国家前途者甚巨,主持者非耆德硕学之士,必不足以孚众望”。乃提议任命蔡元培为交通部直辖第一交通大学校长。会议决议照准所请。2月3日,南京国民政府正式任命大学院院长蔡元培兼任第一交通大学校长。
蔡元培先生(交通大学民二二级纪念刊1933)
正如王伯群所言,此时的交通大学已经到了非有一位德隆望重之士出面主持不可的地步。自1921年改组以来,主校者一茬一茬地更换,学潮学运接二连三地发生,经过数年动荡的交大更需要安定平和的生存环境。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基本结束了南北分裂、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可是交大师生并没有迎来“安定”两字。北伐军进驻上海后,委派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交通处处长李范一来校接管。李范一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硕士学位。他到校后迅速稳定教学秩序,积极整顿校务,多方筹措经费。正当师生们希望李范一能成为正式校长时,交通部却又另委派吴健为校长。吴健始终未到任,只得改派前北洋政府参议员符鼎升为代理校长。7月,符鼎升按照交通部令将南洋大学改组为第一交通大学,将初中、小学裁撤,高中部改为大学预科,专办大学。裁撤下来的初中、小学部分另组私立南洋模范中小学,以后演变为现今的上海南洋模范中学。由于交通部只拨给学校经费1万元,符鼎升筹划经费无门,只得向学生大幅度增收学费,并取消免费生制度,引起学生的强烈不满。9月开学不久即爆发了“驱符降费”学潮,符鼎升不得不于1928年2月悄然辞职而去。
蔡元培担任交通大学校长的任命状
任命蔡元培为校长受到学校上下一致的欢迎。2月20日新学期伊始,蔡元培到校就职视事,这是他继1902年南洋公学“墨水瓶事件”中辞去特班主任后再次到校任事。全校师生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就职仪式,欢迎这位民国元老、教育界前辈,学校各处张贴“有了蔡校长莫愁减费”、“欢迎改进新交大的蔡校长”等标语,期望他的到来能结束交大变动的局面,更期望他能以改革北大的成功经验办好新交大。
在就职演说中,蔡元培说明了准允所请就任校长的原因:“顾及欧美各校,其校长不必具有专门之学术,且大学校长多为名誉的,顾敢应王部长所请而来。”是日,蔡元培主持召开第一次校务会议,会议通过他提出的各项议案,决定重设教务处,统摄全校教务;添设注册处、训育委员会等机构,聘请吴稚晖、杨杏佛等主持训育委员会,以加强学生思想、学业及生活管理;宣布减收学生学费,每学期减20元,免收图书费、试验费、仆费等杂费。减费措施使学生们欢呼踊跃,延续半年的“驱符减费”学潮终告解决。不久,蔡元培商请交通部将学校每月经费1万元增加到1.5万元,并提高教职员薪金发放比例,自2月份起薪金由七五折改为八折发给,尽管提高幅度并不是很大,却有利于安定人心。
减收学费和增发薪金额度,只要经费宽裕换个其他校长也可以办到。但是,实行教授会议制度和改科设系,在当时恐怕只有像蔡元培这样的教育大师方才能够做到。轰轰烈烈的北大改革是蔡元培的空前绝响之作,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现代大学理念由此而始。蔡元培因事务缠身,聘任交通部技正程孝刚为秘书长,负责日常校务。在蔡元培执掌交大的短短数月里,通过他的助手程孝刚、杨杏佛在交大履践他的教育思想,给交大带来了新气象。4月,程孝刚依照蔡元培的教授治校主张,举行第一次全体教授大会,集体决策重大校务,实行民主管理校务。
改科设系是蔡元培学术自由思想的体现,也是他曾在北大进行教学管理改革的一项内容。到交大后,他努力推动设立学系的教学体制改革。交大的教学单位从1906年的第一个商务专科开始一直是科门建制,它是按照专业来设置的。到1921年改组交大时,在科内部又细分若干小专业,称作“门”。至1928年交大共设置交通管理、电机、机械三科,所有的课程以科门要求而设置。这种以专业分类的横向式教学建制,利于该专业教学与管理,却造成一校内其他教学资源分割,各自为政,且不利于公共基础课的管理。学系是一种纵向式教学建制,可以统合一校内部同类课程,使之加高加深,利于学科学术化发展。在就职当日召开的校务会议上,蔡元培就提出改科门为学系的建议,杨杏佛代表他说明了科门的弊端和设立学系的优点。4月27日,程孝刚在第一次全体教授大会上,正式提出经过蔡元培审查的设立学系的提案,拟将所有课程归纳于几个学系之中,按照专门大学的性质不宜过细的原则,暂时设立国学、外国文学、数学、物理、化学、经济、管理、电机、机工等9个学系。
在这场事关学校教学质量与课程管理的讨论中,有人主张交大为专门工科大学,无需如普通大学一样设学系;有人主张设系可以连通同类课程,增进教学效率,而表示赞成;有人则主张数、理、化等基础课可以设系,专业科毋庸改系;议论纷呈,莫衷一是,结果还是不能达成共识。4月30日,蔡元培、杨杏佛亲临学校,就设立学系再次组织召开全校教授大会。在听取了教授们的意见后,蔡元培提议先行设立数、理、化及中国、外国文学5个学系,其余各系再行审查,并表示未尽完善之处再行斟酌。这种循序渐进的民主做法获得通过。不久,这5个学系相继成立,各科仍照旧未改,从而使交大建立起科门、学系并存的教学建制。这种纵横相间的模式在借鉴北大教学改革经验同时,兼顾实际考虑了交大历史现状与学校性质。新设各学系将原来分散在各科中的同类基础课程统一规划,完善连贯,提高学术质量,并制定各课程学分,以供各专门科采用,学系的设立是走向学分制的预备;各科属于工科专门性质,课程较广泛,不必再分学系,它依据需要采用各学系中课程及学分数,又使分散的学系组合起来。再于科系之上设置教务长,统筹安排全校教务,协调科系联系。改科设系与科系并存使交大教学体制规范化,课程设置系统化,推动基础课程水平的提高,使学业管理的班级制逐渐转向学分制。
蔡元培题交通大学无锡同学会会刊《锡秀》
以教育大家身份来办理交大的蔡元培,本可以再为交大绘就一些大手笔。然而此时的他已是诸事缠身,不仅身系党政国事,而且心系着以实现他教育独立思想的大学院制。1928年6月21日,蔡元培因政务繁忙而辞去校长职务。此时,离他就职日正好整4个月。1902年11月蔡元培因“墨水瓶事件”离开南洋公学时,距就任特班主任也就一年有余。不过,巨人的足迹确实独放异彩,前一次他使南洋学生体验真理真知;这一次他又为交大带来了现代大学管理理念。
档案馆藏1935年5月蔡元培复交大校长黎照寰函
作者:晏高钰辑自《三个世纪的跨越——从南洋公学到上海交通大学》(盛懿 孙萍 欧七斤编著)
单位:档案馆(党史校史研究室)
Copyright© 2018 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党史校史研究室)
上海市东川路800 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