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在:
[编者按]2016年4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即将迎来一百二十岁华诞。从南洋公学到上海交通大学,交通大学建校至今始终以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在跨越三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谱就了薪火传承、思源致远的历史篇章,也汇成学校文化和精神的宝贵财富,见证了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从涓涓细流汇成滔滔大江的历史印迹。值此欣逢校庆之际,特推出“120周年,交大曾经走过”“交大印迹”专栏,彰往考来,发扬踔厉,崇树风徽。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交大,逐步实现了向现代大学的转变,办学资源相对充裕,建立起一套制度化的学校管理体系,教育宗旨愈发明晰,就是要把交大办成一所接近世界水平的理工管结合的大学。在实际的办学过程当中,学校秉承和发展唐文治时期办理工科“求实学,务实业”的教学传统和许多实效经验,形成了交大的教学特色:严格录取新生,宁缺毋滥;教学中重视数理化及工科基础课程;强调实践环节,学以致用;对学生管理严厉,考核严格。经过一大批较高水平教师的长期积累,又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被后人概括总结为“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教学特色的教学经验已经趋于定型。
交大一贯注重招生质量,坚持择优录取。交大改组之后,课程设置仿照欧美各国多所工科大学,程度较高,大都采用外文教材。为了选拔优秀的新生入学,由学校自行制定的考题难度较大,录取分数较高,投考比较困难。尽管难考,每年报考的人数很多,被录取者却是少数,一般录取率在10%~20%之间。1925年大学部招收新生,报名300人,录取54人,录取率是18%;1936年报名者多达1778人,录取只有181人,录取率约为10%,真可谓十里挑一。
交大招生秉持公正,坚决杜绝后门,宁缺而不滥。只要成绩合格,“虽家徒四壁,亦大加欢迎”;若是考分不够,“虽豪门巨绅,亦拒诸门外”。孙科之子孙治平,曾经报考交大,因国文一科成绩不及格,未能被录取,只得作为一名选科生来交大旁听。这种公正的做法已经在师生中约定俗成,谁要违反,哪怕是校长,都会遭到全校一致的反对。1923年校长卢炳田私自免试收取数名学生,遭致师生一致抗议,最后发动驱卢运动,将他赶出校门。入学后学生大都学习用功,1939届校友傅景常对当年亲身经历过交大入学考试依然记忆犹新,他的精彩回忆再现了当初考试情形:
第一场考化学,限三小时交卷。题目之多,连数都数不清。每一大题下有很多小题,而小题并不小,内容非常复杂。奋笔疾书,只有写的时间,没有想的时间,更没有稍停休息的时间……考场肃静无声,只听到钢笔沙沙地响。偌大的考场,坐了黑压压的满场考生,此时如有银针坠地,或许也可听到声音。收卷之后,肃静而退,秩序井然。一出考场,莫不唉声叹气:“完了!完了!”下一场是物理,又是三小时。物理的计算题很复杂,题目本身就占了半张考卷,都是拐弯抹角的难题,熟读物理课本是毫无用处的。次日又考英语、数学。第三日又考国文,都是三小时,也觉不易……三天考下来,精疲力竭,叫苦连天,自觉自讨苦吃。
考题量多,而且难度大,考生上考场形同上战场,精神高度紧张,一考就是3天,备受煎熬。交大的门槛如此高,确实不易考入。那么,通过千军万马“杀”进交大的学子们,应该可以轻松一阵了吧,事实却并非如此。还是看看这位校友回忆:
我侥幸考上了交大,但这只能说是过了第一关。过五关,斩六将,以后关还多着呢!入学后觉得功课不轻,多数老师授课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一小时要讲很多内容。很多课程每学期有定期考试两次,一般都在晚上考,一考就是三小时,以避免占用白天上课时间。尤其是考物理,同学们喻为“上屠宰场”,言其难得要命。尤其是计算题,特意出难题,犹如入八阵图,迷魂阵里很难走出来。
交大对升级、操行、实习、请假等学习的各个环节,都做了严密的规定,制定了周详的学行规则。严格治教,在于严师。这套管理制度,在一批以严格认真著称的教师们的付诸实施下,日趋定型。1933年,机械工程学院“水力学”考试中,高材生钱学森答题全部正确,只是在最后一题公式推导的最后一步,将“Ns”写成了“N”,被任课教师金悫扣去4分,没得到100分。
“工程学问,非佐以数理,不能深造”,交大改组成立后,学校开始加强数理化为主的基础理论课程体系。数学课把解析几何“下放”到附中,大学部专讲微积分。物理课更新内容,提高程度,延长授课时间,改1年为2年,被学生称为“霸王课”。胡明复、周铭、裘维裕等著名教授亲自上讲台讲授“霸王课”。30年代学校将数理化三系,扩充为科学学院。各系主要的任务就是为工科和管理科学生讲授基础理论课程。同时,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比重进一步提高。1936年,包括数理化及国文、英文在内的公共基础课,约占土木工程学院课程的25%,电机工程学院的32%,机械工程学院的36%。加上各专业基础课,合计基础课约占管理学院课程的60%,各工程学院的50%,也就是说,学生在校4年有一半时间用于打基础。重视基础课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是学校贯彻通识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一个主要的教学特色。
1930年代的机织工厂
交大机械学院二年级学生木工制模实习
“叮当叮当……”铁木厂里传出清脆的打铁声;“扑哧扑哧……”木工厂里有节奏的锯木声,它们和屋外的蝉声混合在一起,成为老交大校园里面常常奏响的“交响曲”。铁木厂的“铁匠”们,是一群练习打铁的机械工程学院初年级学生;木工厂的“木匠”们,则是土木工程学院低年级学生在切磋手艺。这些基本“功夫”,是他们专业上的“童子功”。注重实践也是交大教学上的特色,学校一贯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和基本技能的训练。20年代的交大,因受战乱影响较少外出实习,校内工厂实习时间随即增加60%,实验课程也有所加重。黎照寰任校长后,为了做到学以致用,设置了实验、实习、设计、计划、专家演讲、参观实习、毕业旅行等项目,组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这类课程在各学院的课程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各工程学院约占40%,其他学院约在10%~30%之间。各科实验从一年级到四年级连续不断。如工程学院一年级主要是理化等基础理论实验;二年级主要是专业基础理论实验;三四年级注重于应用实验。实习和参观主要在校外进行,学校利用部路校合作关系的便利条件,将各级学生派往铁路等交通实业部门。
形成于上世纪初、定型在30年代、建国后被概括总结为“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交大教学特色,是交大在长期办学实践过程中摸索出来的经验。它的形成,既是学校学习西方先进教学经验的结果,也是对自身办学传统的继承。交大的教学特色,对当时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无疑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许雯倩辑自《三个世纪的跨越——从南洋公学到上海交通大学》(盛懿孙萍、欧七斤编著)
单位:档案馆(党史校史研究室)
Copyright© 2018 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
上海市东川路800 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