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在:
“一社”是交大学生在宿舍里面创办的组织,从翻译英文科技书籍开始到办杂志,联络有志青年,切磋砥砺学问,从事科普宣传,出校后社员们携手合作,创办实业,一步步走上了“发展实业,改善民生”的道路。
1937年3月某晚,电机工程学院即将毕业的学生沈家桢在宿舍里面忧于国事难以入眠。他起床对同室沈嘉英叹道:“中国这么大,还受日本的欺负,原因就是中国的国力不强。国力不强的原因是实业不强,实业不强的原因是技术不强。”他想组织一个团体把同学们长久地联系在一起,在校能相互砥砺,出校能携手做事。沈嘉英表示赞成。沈家桢又思考了半天说:“我想出了一个组织的名称,叫做建设事业励进社,宗旨就是八个字:发展实业,改善民生。”
沈嘉英一听就说:“好极了。不过,这个名称太长了一些,不容易让人记住。我建议把正式名称定成建设事业励进社,再给它起一个简单一点的名字。”他沉思了一会儿说:“古人常说一心一德,孔夫子还有‘吾道一以贯之’的名言,我们成立这个组织,也是要一心一德做事,一以贯之坚持宗旨。再说,一字打头,登在电话本上的时候,别人第一眼看见的就是我们一社。我看就叫一社好了。”
俩人非常兴奋,把同班同学魏重庆等人叫起来商议。一听说要成立一社,没有一个不赞成的,当下就成立了发起小组,拟定章程、分派工作,到天亮的时候,“建设事业励进社(一社)”便宣告成立了。消息传开,先是电机工程学院的四年级学生纷纷加入,接着电机工程学院其他班级的学生也加入进来,又发展到其他学院的学生,成为交大当时最有凝聚力的学生组织之一。
人多主意就多了起来,有要开办工厂的,有要修铁路的,有要建海港造轮船的,有要开发水力资源的……面对发展实业的方案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笼。有人就俏皮地说,现在就缺钱了,如果把政府的财政部搬过来,这里马上成立一个实业部,就能够轰轰烈烈地干起来了。沈家桢认为不能仅仅纸上谈兵,办工厂、修铁路、造轮船是大家日后的事业。现在缺钱能不能想些办法搞到钱?能否办个科学杂志,联络科技青年,向大众推广科学技术,帮助社会进步?
创办杂志的想法得到同学们的响应,决定开办三份科学普及性的杂志:《科学大众》、《大众医学》和《大众农业》,面向青少年和社会大众发行。如何筹集办刊经费?同学徐明甫出了一个主意:合作翻译一部英文科技书籍,送交出版公司,赚取的稿费就可以当作开办费用。说干就干,5位英文程度较好的同学找来一本当时最新的无线电专著《无线电原理及运用》,每人分担五分之一,连夜翻译,两个星期就把中文书稿送进了开明书店,三个月后就出版了。当译者们把数百元的稿费领回学校时,社员们欢声雷动,热情高涨。但是一合计,只能够办一份杂志的费用。社员们就决定先把《科学大众》办起来,推选沈嘉英担任杂志经理,分派社员任编辑、校对、通讯等职务。所有的编辑、写稿都是义务的,谁也不支取编辑费、稿费。
数天之后,一份16开的科普杂志《科学大众》问世了。首期就印了5000册,每册售价2角。就在发行的当日,兴奋不已的社员们把它拿到上海的书店和街头书摊上销售,受到读者喜爱,杂志很快售罄。接着第二期、第三期,也在热心的社员们协作下如期出版了。科普杂志的成功创办,使一社的名声不胫而走,成员从校内而校外,由上海而及国内外,逐渐增加,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320人。全部是青年科技精英,社会上誉之为“青年专家团”。“王安电脑”公司的创始人王安,水利专家张光斗,工程院院士吴祖恺,唐山交通大学前校长唐振绪,国际航运巨子沈家桢、陈启元,台湾“行政院”前院长孙运?等等,这些日后科技界、企业界、教育界、政界卓有成就的人物当年都是一社社员。
正当他们筹划下期《科学大众》,计划出版其他两种杂志之时,抗日战争爆发,日军入侵上海,印刷厂被烧,杂志出版无以为继,被迫停止。然而,这本凝聚着莘莘学子赤诚爱国之心的杂志,并没有因此消失。1939年春,被迫迁入租界上课的交大学生王天一、王安、杨嘉墀等发起创办《科学生活》。抗战胜利后,一社社员重聚上海,共谋《科学大众》复刊。交大同学开办的人人公司提供资金、调拨房屋设备,在王天一主持下,《科学大众》在1946年10月重新与读者见面。1948年,又办起了《大众医学》和《大众农业》两种专业型科普期刊。
一社是交大学生社团组织发展史上的奇葩,也是交大社团发展成熟的标志。其实,交大的社团组织自晚清时期组建以来,就一直成为学生的主要课外活动内容。1906年学校设置商务专科和铁道工程班后,成立了由专科生参加的研究会,这是学生团体组织的发端;次年又成立了工程学会,主要活动是管理西文图书、练习英文和邀请名人演讲;后又创建南洋学会,下设言语、编辑、游艺三部,创办了学校历史上的第一份刊物《南洋学报》(即《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学生杂志》)。1916年春,土木、电机一年级两个班级组织戌午级文学会,这是最早的级会。不久,其他班级也相继成立级会。到五四运动前,社团组织刚刚起步,不仅数量较少,且仅限于切磋学问、联络感情的学会、级会等组织。
五四运动后,在自由民主精神的影响下,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1919年5月,南洋公学学生会在五四运动中一诞生,即从事社会政治运动,侧重于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走近社会大众,进行反帝爱国的新文化运动,成为学生参加五四运动的领导机关。它是学校第一个全校性的学生组织,也是我国第一批学生会组织之一。
1924年,随着国共合作后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到来,学生会再次转向社会政治运动,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率领学生参加五卅运动,秘密从事民主革命活动。学生会下属的南洋义务学校还是向社会群众介绍科学知识、革命思想的场所,学生会会刊——《南洋周刊》是发表政治评论、宣传爱国救国思想的阵地。工程学会、经济学会、南洋学会等一些学术性、文化性团体仍在继续活动。此外,还有南洋歌社、铜乐队等游艺组织,以及级会、同学会、同乡会等学缘性及地缘性组织。
交通大学京剧社合影(1931年)
交大话剧社合影(1936年)
“九·一八”事变以后,救国会、国防科学研究会、东三省铁路问题研究会等相继建立,组织学生从事政治性请愿、募捐、军事研究等工作,之后又沉寂下来。学术性的学会、学缘性的同学会、地缘性的同乡会、游艺性的乐会等传统社团却继续得到发展,显得相当活跃,成为30年代社团组织的主流。工程学会、经济学会、科学社为主的三大学会组织,社员众多,活动频繁,出版定期刊物。除了互相切磋学问外,不少篇幅在于介绍科学知识,唤起群众对科学的兴趣。如科学社借助沪上销量较大的《晨报》发行副刊,发表大量科学普及的文章;经济学会的《管理》还是我国最早传播科学管理的专业性书刊。而像“一社”创办的《科学大众》则是专门从事科普的专业刊物。此外,同学会、同乡会组织增加较多,1930年时有11个同学会及13个同乡会,还有5个校友会。游艺性组织也很多,有话剧社、国乐社、西乐社、摄影社、京剧社、管弦社等,吸引了不少学生,钱学森当年就是管弦社的一名和弦乐手。
作者:许雯倩辑自《三个世纪的跨越》(盛懿、孙萍、欧七斤编著)
单位:档案馆(党史校史研究室)
Copyright© 2018 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
上海市东川路800 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