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 · 档案 · 文博网
|
数字档案馆
|
校史博物馆
首页
部门概况
部门简介
机构人员
科研成果
荣誉奖项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影像交大
口述交大
思源往事
思源起航
思源北美
思源激流
思源初心
校史文萃
交大党史
党在交大
辉煌征程
史志典籍
年鉴校志
历年年鉴
交大校志
动态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
>
动态公告
>
正文
【光明日报】发掘大学校史的精神价值
发布日期:2016-04-06 撰稿: 摄影:
字号:[
大
中
小
]
本报上海4月5日电(记者曹继军、颜维琦)由光明日报社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大学的责任、传承与创新——《上海交通大学史》《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史》出版座谈会”5日在沪召开。当天,历时十余年编撰、国内校史研究中规模最大的一部大学通史著作《上海交通大学史》正式亮相,交通大学校史博物馆也于同日改建开馆。
一部大学史,半部近代史。上海交通大学史虽仅为一校之史,但其间世变幅度之大,时间跨度之长,经历曲折之多,涉及范围之广,在全国高校中罕有其匹。《上海交通大学史》分为八卷,约300万字,在深入挖掘各地所藏档案史料和现有出版资料的基础上,全景展示了自1896年建校以来的历程,发掘出鲜活的历史事件和师生轶事,提炼出校史背后蕴含的民族传统、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
座谈会上,重视大学校史的育人功能,发掘校史研究的精神价值,成为讨论的焦点。与会者认为,一所大学的成果与声望、办学风格与校园文化,与它的历史是分不开的。大学校史是大学传统的积淀、大学精神的承载、大学文化的映照。重视校史研究,将其纳入大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传递“以史育人”理念,倡导从丰富的历史中汲取营养、用传统文化教育青年,有助于培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创新型人才,助推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潘敏,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上海交通大学史》主编王宗光,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马德秀等参加了座谈会。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刘伟与会并发言。
【浏览次数】:人
上一篇:
:
[120周年校庆]上海交大举办“思源 传承‘交大世家’”座谈会
下一篇:
[120周年校庆]上海交大举办“大学的责任、传承与创新”出版座谈会
友情链接:
校史 · 档案 · 文博...
数字档案馆
校史博物馆
Copyright© 2018 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
上海市东川路800 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