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在:
[编者按]在跨越三个世纪的办学过程中,交通大学为国家培养了数十万优秀人才。为褒扬交大校友为国家和社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彰显学校优良的办学传统和雄厚的办学实力,塑造交大品牌,树立校友典范,增强校友凝聚力,激励所有交大人为祖国、学校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学校决定举办杰出校友评选活动。
2009年校庆到来之际,首届杰出校友产生。钱学森、张光斗、吴文俊、徐光宪成为我校全体师生共同推选出的首届杰出校友,获得上海交通大学“杰出校友终身成就奖”殊荣,并在建校113周年庆祝大会上受到隆重表彰。新闻网今刊发他们的事迹,让全校师生和全体校友学习,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些值得我们永远为之骄傲的名字。
钱学森
1934届校友,国际著名力学家,我国航天技术的开创者和系统工程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祖籍浙江杭州,1911年12月生于上海。1929年北京师大附中毕业后考入交通大学,1930年因伤寒休学一年,1934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机械工程学院铁道门。在校期间,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几乎每学期都获得免费奖励;曾受校内地下党组织的影响,阅读科学社会主义书籍,思想进步,立定工业救国的志向。
毕业当年考取清华留美生,1935年赴美麻省理工学院习航空,翌年获硕士学位,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师从“超音速时代之父”冯•卡门学习航空工程理论。1939年获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博士学位,留校任教并从事火箭导弹研究。1947年归国完婚时被任命为交通大学校长,未到任。返美后至1955年间任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学院教授,是国际公认的火箭技术方面的权威学者。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报效祖国,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失去自由,历经5年于1955年终于回到祖国。
回国后即全心身地投入到创建我国航天事业当中,1956年2月向国务院提交《建立我国国防工业意见书》,最先为我国火箭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同年10月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研究院——-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任首任院长。参与制订《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任综合组组长。规划订立57项重大科研任务,把发展原子能、导弹、计算机、半导体等作为重中之重,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主要创建者之一,钱学森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1960年具体负责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枚导弹,又主持了我国“两弹结合”的技术攻关与实验工作,并于1966年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1965年,钱学森关于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建议被中央采纳,被任命担任空间技术研究院首任院长。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新中国终于迎来航天时代的黎明。此后曾任国防科委副主任、中国科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聘为两院院士。
钱学森在应用力学、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和系统工程等领域有开创性的贡献,另在运筹学、现代科技体系、人体科学、思维科学、沙产业理论、社会哲学等领域也卓有成就。著有《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讲义》、《星际航行概论》、《论系统工程》等。195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9年获小罗克韦尔奖章和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称号。1991年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8年被评为“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被世人赞为“中国航天之父”、“民族的脊梁”。
张光斗
1934届校友,资深两院院士,水利水电工程专家。1912年5月生于江苏常熟,1924年以优异成绩考上交通大学附小,后相继直升附中、预科、大学部,1934年毕业于土木工程学院铁道门。在校十年深受工业救国思想影响,刻苦用功,成绩名列前茅,连年获得学校免费奖励。读书时代,张光斗心系多灾多难的民族命运,参加五卅运动、抗日救亡运动,树立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毕业当年,考取清华留美公费生,赴美专攻水利专业。
1936年获加州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1937年获哈佛大学土木硕士学位,作该校博士研究生。
抗日战争爆发后,毅然弃学回国,任职资源委员会水力发电部门。
1943年派赴美国考察水利,先后在美国垦务局、田纳西流域管理局任实习工程师。1945年回国,任资源委员会水力发电工程总处主任工程师、总工程师。新中国成立后,张光斗得以施展才华,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水利系主任、副校长。任教清华期间,先后兼任北京水利研究院院长、国家科委水利学科组副组长、《水利学报》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张光斗学长是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业的开拓者。早在1937年即负责设计桃药溪、仙女硐水电站等我国第一批自建的水电站。1946年负责我国水电资源蕴藏量的首次估算。1952年主持设计的人民胜利渠,是我国引黄灌溉的首次成功尝试。1958年主持设计北京密云水库,采用薄粘土斜墙等新技术,在国内属首创。之后数十年投身于热火朝天的水利建设中,足迹遍及丰满、新安江、流溪河、响洪甸、三门峡、渔子溪……许多重大水利工地;丹江口、葛洲坝、三峡、南水北调、引黄济青等等,众多大型工程都牵扯着他的心,或参与设计,或提出建议,甚至耄耋之年还亲自到现场查看,他为祖国的水利事业做出了极为可贵的贡献。具体工程之外,他还积极对国家水利事业的宏观决策提出建设性意见,如1989年上书中央,建议把水利列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调整水利经济政策,按照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规律进行水利建设。建议受到中央高度重视与采纳,被《光明日报》评为该年度科学工作者提出的“最有价值的建议”。
张学长从事工程教育四十余载,成果斐然。1950年代率先在我国建立“水工结构”、“水电站建筑”学科体系,培养了国内首批水工专业研究生。在国内一级学报上发表《腹拱坝新坝型研究》等30余篇论文,出版专著《水工建筑物》。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首届中国工程科技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张学长学术成就在国际学术界也享有盛誉,1981年获美国加州大学“哈兹国际奖”,1983年被墨西哥工程科学院聘为外籍院士,是一位蜚声中外的著名水利水电专家,被赞为“当代李冰”。
吴文俊
1940届校友。数学家,数学史家。1919年5月12日出生于上海。1936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三年级时,由于武崇林讲授的代数与实变函数论,使吴文俊对于现代数学尤其是实变函数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课下刻苦自学,反复阅读几种著作,在数学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了集合论及实变函数论的深厚基础后,吴文俊进而钻研点集拓扑的经典著作(如F.
豪斯多夫(Hauseorff),W.H.杨(Young)等人的名著)以及波兰著名期刊《数学基础》上的论文,进而学习组合拓扑学经典著作。
1940年吴文俊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时值抗日战争,他断断续续在中学教了五年书。1945年,在“临时大学”任助教。1946年8月,在陈省身在上海筹组的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工作。与陈省身的结识是吴文俊一生的转折点,他开始接触到当时方兴未艾的拓扑学,这使他大开眼界,他的研究方向也从过去偏狭的古老学科转向当代新兴学科的康庄大道。在陈省身的带动下,吴文俊很快地吸收了新理论,不久就进行独立研究。当时H.惠特尼(Whitndy)提出的示性类,有一个著名的对偶定理,惠特尼对这个定理给的证明极为复杂,难以弄清,并且从来没有正式发表过。吴文俊独创新意,给出一个简单的证明。这是示性类的一个重要成果,现在已成为经典。陈省身对此十分欣赏,把它推荐到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的《数学年刊》上发表。在数学荒疏多年的情况下,一年多时间之内,就在以难懂著称的拓扑学的前沿取得如此巨大成就,不能不说是由于吴文俊的天才和功力。
1947年11月,吴文俊考取中法交换生赴法留学。1949年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之后,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数学。
1951年8月,吴文俊回到祖国,在北京大学数学系任教授。由于在拓扑学领域的奠基性工作,创立了被国际数学界盛誉的“吴公式”,1957年,吴文俊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77年他在平面几何定理的机械化证明方面首先取得成功,1978年推广到对微分几何的定理机械化证明,这样走出完全是中国人自己开拓的新数学道路,并产生巨大的国际影响。到80年代,他不仅建立了数学机械化证明的基础,而且扩张成广泛的数学机械化纲领,解决了一系列理论及实际问题。
吴文俊数学研究的跨度很大,他在拓扑学的示性类理论、示嵌类理论,奇点理论及I*函子理论等方面获杰出成果并应用在布线问题上。在我国率先研究代数几何学并取得重要成果。是我国数学机械化研究方向的主要开拓者。对中国古代数学史研究有独到的见解与成果。由于他对数学的贡献,1990年他荣获第三世界科学院数学奖,1991年他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在1992年5月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六次学部会议上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委员、执行委员以及数理学部主任。他还荣获陈嘉庚基金会授予他的1993年度“陈嘉庚数理科学奖”。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于1994年授予他“杰出科学奖”。2000年度获首届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
徐光宪
1944届校友。化学家,1920年出生于浙江绍兴。1940年,考入交通大学化学系,1944年毕业。1941年至1944年,抗战时期的上海,交通大学在法租界震旦大学(交大医学院)的教室租屋上课。化学系的实验室是学校租借的一间很小的已关闭的工厂厂房。“虽然条件比较差,但是大家都格外努力,老师也都很好,要求很严格。”回忆起特殊年代的大学生活,徐光宪说:“受到了非常好的训练,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整整四年,他始终是班级第一名。他还找到了自己的终身伴侣,班级中唯一坚持到毕业并获得学位的女生——-高小霞。毕业后一年,徐光宪回到交大当顾冀东教授的助教,期间,通过全国赴美留学生考试。
1948年初,徐光宪赴美留学。在圣路易城华盛顿大学化工系研究院攻读半年后,徐光宪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主修量子化学,并获“校聘助教”奖学金。在这里,他仍然每年都考第一名,仅两年零八个月,就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先后当选美国PhiLamdaUpsilon荣誉化学会会员和SigmaXi荣誉科学会会员,迎来学术生涯的第一个高峰。徐光宪留学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不久后,钱学森回国受到阻挠,美国总统提出法案,不许中国留美学生回国。徐光宪感到:“再不回去,也许就要一直住在别人的国家里了。”于是,夫人高小霞毅然放弃即将拿到的博士学位,1951年4月15日,徐光宪夫妇以华侨探亲的名义获得签证,登上了“戈登将军号”邮轮。这是后来“禁止中国留美学生归国”法案正式生效前,驶往中国的倒数第三艘邮轮。
1951年,徐光宪返回祖国,在北京大学任教。任北大化学系教授、稀土化学研究所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等职。还担任《国际量子化学杂志》国际顾问编委,《镧系和锕系研究》国际顾问编委。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徐光宪长期从事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的教学和研究,涉及量子化学、化学键理论、配位化学、萃取化学、核燃料化学和稀土科学等领域。通过总结大量文献资料,提出普适性更广的(nxcπ)格式和原子共价的新概念及其量子化学定义,根据分子结构式便可推测金属有机化合物和原子簇化合物的稳定性。建立了适用于研究稀土元素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和无机共轭分子的化学键理论。合成了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一系列四核稀土双氧络合物。在串级萃取理论、协同萃取规律、萃取机理研究方法及萃取分离稀土工艺等方面,都有大量的研究成果。
在科研方面,徐光宪发表了近300篇论文,出版了《萃取化学原理》和《稀土的溶剂萃取》两部专著。在教学方面修订出版了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教材《物质结构》一书,编写出版了研究生教材《量子化学基本原理和从头计算法》上、中、下三册。2008年度获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
党史校史研究室
Copyright© 2018 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
上海市东川路800 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