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在:
蔡西玲 盛 懿
2006年4月,当交大人隆重庆祝母校110岁生日,为母校悠久的历史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时候,他们中可能很少有人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对母校的历史到底知道多少?如果我们想了解母校110年的历史,又该从哪里出发,到哪里去追踪?
下面 周岱 老师的话或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校志和年鉴是上海交大两本重要的书。了解交大前一百年主要是校志,后十年是年鉴。培养交大情结有两个途径,一个是真实地在交大学习生活,这是培养对交大的感性认识;一个是看校志和年鉴,这是培养对交大的理性认识。连续不断逐年记录交大发展变化的年鉴是交大的史书,资政的全书,对内的入门书,对外的宣传书。
将年鉴的作用提高到如此高度自然令人欣慰。但年鉴是怎样“炼”成的,期间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恐怕一般人就不知道了。
一
说到年鉴的创刊还得从十年前——1996年的百年校庆说起。当时为了给母校一个生日礼物,学校和有关部门动足了脑筋。想到交大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底蕴,党委常委会决定编撰一部大型史料性工具书——《上海交通大学志》。
“工程”提前3年开始。在学校直接领导下,很快拉起一支近400人的队伍,他们分别来自学校各个部门。然而他们中绝大多数不知道什么是“志”。培训是必须的。于是他们走出去请进来——到复旦学习,请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的人讲课……。
接下来,查档案,做卡片,吃尽苦头,周末常常不能休息,在最后时刻甚至忙到大年夜。
功夫不负有心人。结果硬是在1996年百年校庆之前成就了一部校志“巨无霸“——字数:220万字,时间跨度:100年,厚:约七八公分,重:约三四公斤。
说到这本书,原校党委副书记蒋秀明不无感慨:
——记得当时书完成后,适逢翁史烈校长到北京开会,于是决定带一些书到中南海给中央领导。谁知他们走后,一位一系的老师偶然看到了这本书,并发现有一个错误。于是十万火急地打电话到北京,还好,书还没送出去。怎么办?当时想了两个方案,一是将错的那一页裁掉,一是将书再背回来。最终结果是把那些近10本,每本重约三四公斤的书又背了回来。
这个故事现在听起来是趣闻,但在当时它一点都不有趣,相反与无数的艰难辛苦,困难挫折,责任压力连在一起。个中况味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二
从专业角度来看,史志与年鉴为同一类型书籍。今年国家出台的方志工作条例明确地将年鉴纳入方志,并定性为资料性文献。
而交大年鉴的起步,似乎也印证了志与年鉴的密切关系。
1996年百年校庆之后,随着临时从各部门抽调的人员陆续回去,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人们面前:这一百年的历史现在是已经有了记录,但一百年以后的历史呢?要不要记?谁来记?从什么时候开始记?以什么方式记?好不容易开始起来的文化建设事业就此停顿下来以后会不会后悔?
思考的结果是诞生了上海交大历史上第一部年鉴。而这个过程同样是曲折艰辛的。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觉得交大哪有那么多事需要每年编一大本书。
“几张纸头就够了吧?”有人怀疑。
“编年鉴好像一般是地方上的事吧?”有人质疑。
其实说实话,校 史办的 老师以及分管领导当时心里也拿不大准。因为当时即使从公认的1909年奉天图书馆出版的第一本年鉴——《新译世界统计年鉴》算起,中国年鉴的历史也不足百年。而期间的 1909~1949年的40年里,公开出版的年鉴仅200余种;1949~1979年的30年里,因为文革等原因,公开出版的就更少了,至于高校年鉴几乎为零。直到1979年邓小平“编辑出版年鉴,很有必要,这是国家的需要,四化建设的需要”的讲话发表,年鉴才逐渐“热起来”,但也以地方年鉴居多,高校屈指可数。
怎么办?只有摸着石头过河。
好在当时的校领导支持。
“先出去走走,看看国内外高校是怎样搞的。” 一位校领导建议道。
于是校史办的同志走出去到上海史志办年鉴编辑部学习——而后者也刚成立一年;到嘉定史志办学习;到其他有关单位学习……。并先后收集了24所国内外高校的年鉴、年度报告和公告等资料。经过比较借鉴最终设计出具有高校特色的,以分类、条目编纂为手法,以特载、概述、概况为纲,以大事记为经,以党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开发、学科建设、教职工队伍、对外交流、教育服务、校办产业、后勤等18个栏目为纬的,经纬交叉,全面、系统记述学校各领域情况的年鉴框架。
万事开头难。接下来的日子可以想象。组稿、写稿、改稿、校稿,一遍又一遍。
年鉴的时效性很强。为了争取尽可能早的出版,校史办区区几个人忙得昏天黑地。
“那几年周末不休息是常事,有几次甚至一直忙到大、小年夜。”校 史办的 老师回忆说。
1997年,当第一本年鉴出来的时候,当时的校党委书记王宗光专门为该书作了序。她在序中说了三点,意思是,一,当我们把一部记载着上海交通大学100年历史的《上海交通大学志》献给母校之际,就期盼着能够以某种形式把这种记载继续下去;二,世界上著名的大学都十分重视建设自己的文化。他们编写自己的历史,撰写年鉴或年度报告,弘扬自己的文化,加强信息沟通。因此,希望这本年鉴能够发挥这个作用;三,年鉴是一部综合性资料工具书,是各级领导了解情况、研究问题的资政书,因此要用好年鉴。
正是为了这些,在后来的日子里,年鉴人没有满足已取得的成功,而是根据学校事业的发展,自我加压,不断改进、完善、创新。第一本年鉴出版以后,他们进行了总结,广泛听取意见,随后对第二本的框架结构进行了5点调整。第四本又根据需要增加了“引进的高级职称人员名单”,第五本又增加了留学生栏目。差不多两年就有一次小的修改。而大的调整有三次。所有这些,校史办主 任陈泓 老师把它概括为“三次调整一次提升”。其中第二次大的调整在2003年版。当时学校完成九五规划,提出十五建设目标,拟实施三大战略——调整优化,重点突出战略;国际化战略;信息化战略。根据这个情况,他们在年鉴中新增闵行二期建设专栏,并对原有栏目的结构位置进行了4处调整,充分突出了学校中心工作的变化和学校战略的变化。第三次调整是2006年版年鉴。因为和二医合并了,从两校更好的融合考虑,他们给医学院安排了一个能充分展示其学科特点相对独立的空间。
三
十年过去了,辛苦得到回报。2006年11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学年鉴》创刊十周年纪念暨2006年鉴研讨会》在徐汇校区老图书馆召开。党办主任李建强主持,党委副书记潘敏、上海市年鉴协会副秘书长林德珍、新老年鉴编委会委员、出版社以及校史办年鉴编辑部的工作人员近30人出席了会议。
会上,校史办主任陈泓代表年鉴编辑部盘点了成果:
——从1997~2006,共出版10本年鉴,总字数约达530万字,其中编写综合性、专题性条目4465条,另有特载、专文、综合统计及先进获奖数据等各类资料。
——2001版年鉴于2003年获上海市首届年鉴优秀成果奖
——2003年开始推出年鉴光盘,光盘除收录纸质版年鉴的全部信息外还增加了交大视频新闻,实现了年鉴信息的动态化和数字化。
------2004年编撰出版《上海交通大学年鉴撰稿手册》,对各部门提出具体撰稿要求和规范。
——建立了一支70人左右相对稳定的撰稿人队伍
……
其实更实质性的成果是:交通大学年鉴在形成自己特色的同时,很好地发挥了它的存史功能、资政功能、导向功能、宣传功能。十年来年鉴所记录的学校改革发展的方方面情况为学校及其职能部门在制定政策措施、改革方案等过程中提供了借鉴和参考。许多栏目地图表和数据直接成为学院和部处调整政策的导向和参考。年鉴还为部门或教师申请课题和奖项提供了查询,为教学评估、大型宣传、110周年校庆等重大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成为对外宣传,外部了解交大的重要窗口。也为高等教育研究提供了资料。
原研究生院院长吴松曾很有感触地说:“在迎接教委和上级领导的各种评估、检查中,年鉴帮了大忙。“
吴毅雄、叶庆泰、曹广益、邵 惠鹤等 老师也曾和校 史办的 老师谈到,在申请课题和申报奖项时曾得益于年鉴。
总之,对年鉴所发挥的存史、资政、宣传、育人的作用,广大师生都给予了充分肯定。用与会代表说得较多,也是最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年鉴已经成为我们平时工作中的一部案头书
对交大年鉴十年来取得的成就, 林德珍 女士如是评价:
“在大学中,交大年鉴起点高,在大学年鉴中可算精品、上品。十年来交大年鉴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力求做到规范和创新并进,尤其注重资料的信息含量,并且保持了资料的连续性,发挥了年鉴存史、资政的功能,更为外界了解交大起到了宣传作用。”
四
回顾十年来交大年鉴所取得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3条:一是得力于学校领导和各部门 干部及 老师的大力支持——当时许多编委会成员都曾亲自操刀撰写稿件,现在许多部门、院系的负责人也都是当年的撰稿人,如王民、童澄教、席时桐、张增泰、季学玉、向隆万、李建强、谢海光、吴旦、陈国庆、曹荣瑞、张凯、陈依娴、宓兰子、林敏莉、金瑶、周岱、王同顺等等,书记校长也送来了专文。二是起点高,一开始就注意向国内外高校学习,吸收各方面经验,并注意突出高校特色和力求规范;三是有一支相对稳定的撰稿人队伍——他们每年为年鉴提供大量信息,保证了年鉴作为大型资料性工具书的高信息量。他们中有些人几乎从一开始就为年鉴写稿,与交大年鉴一路同行,如朱美华、吴小芬、余霞云、王国祥、喜苏南等等。
正是上上下下、四面八方的大力支持,才成就了今天的事业。
回顾历史为的是更好地规划未来。在11月23日的这个会议上,来自各部门的编委在充分肯定十年成就的同时还就年鉴的功能作用、重要性,对年鉴的认识以及目前交大年鉴所存在的不足与问题进行了研讨,其中不乏给人启迪的真知灼见——
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唐国瑶:年鉴是一个文化的殿堂,体现了文化的传承,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世界上一些一流大学无不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就年鉴的存史功能看,创建一流大学,一流的医学院不能没有这一内容。就资政看,年鉴对强化管理,提高水平也很有用。
老领导蒋秀明:年鉴编纂应该多听专家意见,要经常请一些校外专家来为年鉴“把脉”、“修磨”。年鉴体例和栏目保持连续性更重要,大的不要轻易变,小的可作一些变化。
校办主任陈国庆、宣传部长曹荣瑞:除专文外,学校重要的改革举措、政策也应该收纳进去。如今年的资源配置改革、劳动人事改革等。如现在不记录下来今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到时候就难以查找了。专文方面除除领导讲话外,一些对学校发展有思想性影响的专家文章也可收录。在统计资料的权威性方面应进一步加强审核和沟通。有些分栏应调整。同一栏目下因各部门撰稿时没有沟通,所以信息量不平衡,反映信息的方式也不一致。今后应加强沟通。
人事处长吴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杜朝晖:年鉴中机构设置这一块很重要,应重视。资料要平时积累,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栏目不要轻易改动,要减少重复。
基金办主任张伟:关于对年鉴的重视程度,虽说现在提高了,但发展不平衡,有的单位、部门重视还不够。我认为,应该像抓科研统计数据一样抓年鉴工作。目前学校发展的很多情况都在年鉴中得到反映,但交大对社会的贡献,对社会的服务在年鉴中却没有集中而鲜明的反映。大学的使命除了培养人才外,还有对社会的贡献和服务。今后在这方面应该加以考虑。
学科建设处处长周岱:从长远看,年鉴工作应该“七化”——年鉴工作学科化,年鉴队伍学术化,年鉴成果网络化、信息化,资料收集经常化,读者群体国际化,内容篇幅规范化,封面版面时代化。栏目设计应大目求稳,小目求活。
工会主席张增泰:我们记载了历史,历史也记载了我们。我先后在学校多个部门工作,很多时候是通过年鉴了解和熟悉前任的工作。当然,从年鉴资料性工具书的要求看,有些内容今后要进一步规范。
医学院党校副校长陈辉:年鉴学科化很有意义。可考虑适当招收这方面研究生进行专业研究。交大历史就是一部中国高等教育史,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有些东西如现在不做,将来抢救起来就困难了。
责任编辑陈鑫木、戴逸鸣:十年年鉴封面设计,前五年一个风格,后五年一个风格。现在开始新的十年,封面设计需要重新考虑,不能老是大楼。这也是上档次的一个方面。
会上,分管领导、党委副书记潘敏从全局高度对年鉴十年发展进行总结。他说:十年来,年鉴保存了学校十年的历史原貌,展示了十年的发展轨迹,提供了十年的资料数据,为编史修志积累详实的资料,体现了它的存史功能;十年来,年鉴为学校党政领导的正确决策和科学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为学院部处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也为展示交大改革开放崭新风貌,促进交大与海内外高校的合作交流发挥积极作用,体现了它的资政作用;年鉴编纂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学精神需要积淀和养成,编纂年鉴就是最基础的历史沉淀,十年来,交大年鉴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反映出来,将师生的精神风貌记载下来,将学校的伟大成就记录下来,以此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养成交大人注重记载历史,传承文化的传统。这又是年鉴教化,宣传作用的最好诠释。
十年来年鉴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一是学校和上级领导部门以及各单位的重视和支持,二是交大事业的蓬勃发展,这是年鉴兴旺发展的保证,三是年鉴的作用和价值不断得到提升和体现,四是年鉴编撰人员脚踏实地的工作。
最后,潘敏对年鉴工作提出希望:年鉴是大学文化的一部分,应当作为一项长期的事业。要开动脑筋,开阔思路,拓展视野,正确定位,高度重视。年鉴工作不能只停留在操作层面的精雕细琢,应上升到理论层面,要开展年鉴编纂的理论研究,确保年鉴资料符合准确性、规范性、科学性要求。同时要加强年鉴编辑实践的创新,交大年鉴要体现时代特色,上海特色,争取成为精品。要建立编委会会议制度,经常就重大编纂问题进行研讨。要提高年鉴队伍的思想水平和专业素养,要加强和海内外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十年事,俱往矣。对交大年鉴人和所有关心和支持年鉴事业的人来说更重要的是未来。在这方面,我们不妨借用一位编委的话:
年鉴创刊之际,正是交大提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目标之时,现在,年鉴不仅已伴随交大十年,而且还将继续伴随交大冲击世界一流的目标一步步走下去。
Copyright© 2018 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
上海市东川路800 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