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在:
12月3日至5日,为推进党史校史口述工作,采集交大人爱国奋斗的事迹精神,党史校史研究室组织校史口述采集组,赴北京采集地下党员老校友口述资料并征集校史实物文献。
在京期间,采访组孙萍、漆姚敏、梁月一行3人,深度采访了沈友益(1951届运输管理系校友)、沈肇圻(1951届造船工程系校友)、李德元(1952届数学系校友)3位中共地下党员老同志。
沈友益,1928年9月生,1947年考入交大管理学院运输管理系。1948年2月入党。1949年6月以学生代表身份出任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1951年毕业留校工作,先后担任主任委员办公室秘书、青年科副科长。1953年调至中央工作,后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材办公室主任,为新中国高等学校教材体系建设作出了贡献。
沈肇圻,1928年5月生,1947年考入交大工学院造船工程系。1949年2月入党。1951年毕业分配至交通部,参加筹建中国船舶检验局。历任交通部外事局局长、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西欧代表处首席代表。1984年,他以多年来代表中国政府为国际海事组织活动和世界法规制定所作出的贡献,荣获“国际海事奖”,这是中国代表、也是发展中国家代表首次获得此项殊荣。
李德元,1932年1月生,1948年考入交大理学院数学系。1949年2月入党。1952年毕业留校工作,历任数学教研组助教、讲师,1955年任交大首届党委委员。1956年留学苏联莫斯科大学,获苏联物理数学科学副博士学位。1960年回国,调至第二机械工业部工作,后任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所长。他长期从事计算数学研究,为我国核武器的数值模拟研究,为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和氢弹原理的突破作出了贡献。
访谈中,老地下党员们回忆了在交大参加爱国民主运动和思想成长的历程,讲述了亲历新中国成立初期交大发展,以及投身祖国建设的难忘经历,也谈及了被祖国人民铭记的喜悦。对于母校开展的口述访谈工作,老校友们身体力行鼎力支持,并热心捐赠学习笔记、同窗师友历史老照片等资料,同时也表达了对母校交通大学的感谢与祝福。
此次赴京访谈是党史校史研究室开展交大地下党员校友访谈工作的延续,前期地下党员校友口述专辑《思源·激流》已于今年5月24日出版,在校内外引起极大的反响。
Copyright© 2018 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
上海市东川路800 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