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在:
吴文俊
1940届校友。数学家,数学史家。1919年5月12日出生于上海。1936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三年级时,由于武崇林讲授的代数与实变函数论,使吴文俊对于现代数学尤其是实变函数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课下刻苦自学,反复阅读几种著作,在数学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了集合论及实变函数论的深厚基础后,吴文俊进而钻研点集拓扑的经典著作(如F. 豪斯多夫(Hauseorff),W.H.杨(Young)等人的名著)以及波兰著名期刊《数学基础》上的论文,进而学习组合拓扑学经典著作。 1940年吴文俊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时值抗日战争,他断断续续在中学教了五年书。1945年,在“临时大学”任助教。1946年8月,在陈省身在上海筹组的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工作。与陈省身的结识是吴文俊一生的转折点,他开始接触到当时方兴未艾的拓扑学,这使他大开眼界,他的研究方向也从过去偏狭的古老学科转向当代新兴学科的康庄大道。在陈省身的带动下,吴文俊很快地吸收了新理论,不久就进行独立研究。当时H.惠特尼(Whitndy)提出的示性类,有一个著名的对偶定理,惠特尼对这个定理给的证明极为复杂,难以弄清,并且从来没有正式发表过。吴文俊独创新意,给出一个简单的证明。这是示性类的一个重要成果,现在已成为经典。陈省身对此十分欣赏,把它推荐到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的《数学年刊》上发表。在数学荒疏多年的情况下,一年多时间之内,就在以难懂著称的拓扑学的前沿取得如此巨大成就,不能不说是由于吴文俊的天才和功力。 1947年11月,吴文俊考取中法交换生赴法留学。1949年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之后,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数学。 1951年8月,吴文俊回到祖国,在北京大学数学系任教授。由于在拓扑学领域的奠基性工作,创立了被国际数学界盛誉的“吴公式”,1957年,吴文俊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77年他在平面几何定理的机械化证明方面首先取得成功,1978年推广到对微分几何的定理机械化证明,这样走出完全是中国人自己开拓的新数学道路,并产生巨大的国际影响。到80年代,他不仅建立了数学机械化证明的基础,而且扩张成广泛的数学机械化纲领,解决了一系列理论及实际问题。 吴文俊数学研究的跨度很大,他在拓扑学的示性类理论、示嵌类理论,奇点理论及I*函子理论等方面获杰出成果并应用在布线问题上。在我国率先研究代数几何学并取得重要成果。是我国数学机械化研究方向的主要开拓者。对中国古代数学史研究有独到的见解与成果。由于他对数学的贡献,1990年他荣获第三世界科学院数学奖,1991年他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在1992年5月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六次学部会议上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委员、执行委员以及数理学部主任。他还荣获陈嘉庚基金会授予他的1993年度“陈嘉庚数理科学奖”。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于1994年授予他“杰出科学奖”。2000年度获首届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
Copyright© 2018 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
上海市东川路800 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