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在:
钱学森
1934届校友,国际著名力学家,我国航天技术的开创者和系统工程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祖籍浙江杭州,1911年12月生于上海。1929年北京师大附中毕业后考入交通大学,1930年因伤寒休学一年,1934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机械工程学院铁道门。在校期间,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几乎每学期都获得免费奖励;曾受校内地下党组织的影响,阅读科学社会主义书籍,思想进步,立定工业救国的志向。 毕业当年考取清华留美生,1935年赴美麻省理工学院习航空,翌年获硕士学位,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师从“超音速时代之父”冯•卡门学习航空工程理论。1939年获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博士学位,留校任教并从事火箭导弹研究。1947年归国完婚时被任命为交通大学校长,未到任。返美后至1955年间任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学院教授,是国际公认的火箭技术方面的权威学者。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报效祖国,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失去自由,历经5年于1955年终于回到祖国。 回国后即全心身地投入到创建我国航天事业当中,1956年2月向国务院提交《建立我国国防工业意见书》,最先为我国火箭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同年10月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研究院——-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任首任院长。参与制订《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任综合组组长。规划订立57项重大科研任务,把发展原子能、导弹、计算机、半导体等作为重中之重,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主要创建者之一,钱学森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1960年具体负责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枚导弹,又主持了我国“两弹结合”的技术攻关与实验工作,并于1966年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1965年,钱学森关于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建议被中央采纳,被任命担任空间技术研究院首任院长。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新中国终于迎来航天时代的黎明。此后曾任国防科委副主任、中国科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聘为两院院士。 钱学森在应用力学、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和系统工程等领域有开创性的贡献,另在运筹学、现代科技体系、人体科学、思维科学、沙产业理论、社会哲学等领域也卓有成就。著有《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讲义》、《星际航行概论》、《论系统工程》等。195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9年获小罗克韦尔奖章和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称号。1991年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8年被评为“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被世人赞为“中国航天之父”、“民族的脊梁”。
Copyright© 2018 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
上海市东川路800 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